最佳答案使用教材实现趣味学习——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: 本课时以学生为主体,围绕“向左还是向右”的问题,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数学运算,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...
使用教材实现趣味学习——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
教学目标:
本课时以学生为主体,围绕“向左还是向右”的问题,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数学运算,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。
教学重点:
让学生理解“左右”的概念,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教学难点:
通过游戏等趣味活动,引导学生思考及判断,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(10分钟)
1.活动导入: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些“向左”“向右”的符号,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辨认。
例如:老师画出箭头向右的符号,要求学生说出是“向右”还是“向左”。
2.创设情景:根据学生的回答,老师引导学生讨论“向左还是向右”更快更直的问题。
例如:老师说:“如果你在路口,向左走需要走20分钟,向右走需要走15分钟,你会选择往哪边走呢?”引导学生思考问题。
二、探究(20分钟)
1.游戏活动:老师让学生按照抽到的卡片上的符号往左或往右行走,抵达终点,寻找获胜者。
2.计算分析:老师让学生计算不同路径行走所需要的时间,探究出一些规律。
例如:老师说:“假设你从起点出发,依次沿着左右左右左右的方向行走,你会到达终点吗?为什么?请用数字解释。”
三、拓展(15分钟)
1.铺陈知识:老师扩展讲解“左右”概念、数值比较的方法、时间单位换算等。
例如:老师可以通过例子来巩固和扩展知识点:
“王老师站在教室左侧,他看到右侧的小明离自己有10步之远。这时候,小明走了5步,王老师也向自己这边走了2步,这时候他们的距离缩短了多少步?”
2.小结总结:老师让学生回答课堂所学知识,从学会和不懂的地方来回答教师问题,对学生进行总结巩固。
四、作业(5分钟)
1.小朋友拿出一张纸,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些向左和向右的符号,看小朋友能不能把符号正确抄写到纸上。
2.让学生尝试在家历练“向左还是向右”的运用能力,例如:让父母提供不同的路线,让学生从起点出发,用最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,再从目的地出发回到起点。
教学反思:
本课时中,我们通过游戏、计算分析等形式,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,实现了有趣的学习过程。课堂反馈良好,学生们都积极参与了本堂课的讨论和探究,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。同时,本课程也是可以进行拓展的,学生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可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。